耽美小说 > 穿越 > 在年代文里发家致富 > 在年代文里发家致富 第138节
    崔向红自然是有意显摆,希望家里人放心。
    果然,崔母听了自家闺女的话,心里一阵舒畅,忍不住夸道:“我就说小宝她小叔是个有文化有本事的人。”
    崔向红趁热打铁,继续说好话:“前阵子又去问了姓名,算算这日子,这信估计也该来了,反正满月之前肯定能定下来。”
    几人正聊着,林父林母带着保温桶跟着护士和孩子一起进来了。
    崔父崔母立刻迎了上去,喜气洋洋地喊着:“亲家公,亲家母——”
    林父林母也很高兴他们的到来:“你们可算是来了,快来看看孩子。”
    护士把推车放在病床边上,很快就围了一圈人,七嘴八舌地讨论着孩子。
    虽然才过了一天,小姑娘就已经褪去了一身红皮,长得白白嫩嫩的,就是有些瘦,五官都是集合了崔向红和林逸海的优点长得,小睫毛忽闪忽闪的,感觉马上就要醒过来一般。
    “放心吧,一时半会儿不会醒的,咱们一切如常就行了。”林母生育了六个子女,对带孩子很有一套。
    看林母对这个孩子是发自内心的喜欢,崔母的心放下了一大半。她自己就没生到儿子,受了婆家半辈子的气,眼看女儿就要走上自己的老路,她怎么会不着急呢。
    崔母试探性地问道:“亲家母,听说你家春妮前阵子生了个大胖小子。”
    提到外孙子,林母也是欣慰得不行:“是啊,都满百天了,那小模样可精神了。瞧着不过短短几个月的功夫,我就有了两个孙辈,一下子从舅婆又变成了奶奶。”
    崔母夸了一句:“你家春妮是有福的,头一胎就生了个儿子。”
    她本以为这话会让林母高兴,谁料林母反倒是板下了脸。
    “咋?亲家母,你还重男轻女啊?”
    “没,没有啊。”崔母不太自然道。
    “你有。”林母肯定地说。
    “我没有。”
    “你有!”
    两人正僵持着,林母却先软了下来:“我懂你的意思。”
    “我也是这么过来的。你也知道我家大海不算健康,我当年真是拼死拼活都要再生个儿子出来……”结果倒是圆满了,她成功生下了一个健康的儿子,可她万万没想到后来会发生那么多事情。
    如果早知有今日,她宁愿当时就……
    可一切都太晚了。
    林母看着推车里稚嫩的小脸,脸上划过一丝慰藉:“可如今看见小宝,我是真觉得当年的自己太糊涂……要是没生逸秋,也就不会有冬妮,那我肯定会把全部的精力放在夏妮和秋妮身上,我的秋妮也不会那么小就去了。”
    尤其是去年二女儿跟家里大吵闹一场后突然搬去员工宿舍这件事,更是让她大受打击。
    她对小儿子林逸秋是再爱不过了,可如今对其他孩子的愧疚也不是假的。
    林母小心翼翼地抚过婴孩的脸颊:“女孩怎么了,我如今就要这小孙女呢,小宝,你可要健康地长大哦。”
    第161章 结果
    林母这番话,崔母听着是稀里糊涂的,这个亲家母素来怪偏爱小儿子的,现在怎么又说后悔生了这个小儿子?而且这孩子不是挺有出息的吗?
    不过女儿曾经透露过二姑子搬出去了好久,也不知道是不是跟这件事有关。
    她倒也不好揪着不放,得到自己满意的回复以后,赶紧岔开话题聊起了别的。
    又过了两日,崔向红带着孩子顺利出院。
    张秀芳和林常来提前一步回去布置房间。
    路上,两人俱是一脸喜气洋洋地跟邻居打着招呼。邻居们知道他俩升级成了爷爷奶奶,好话跟不要钱似的往外砸。
    等人走后,林常来轻叹了口气:“可惜是个闺女,让向红好好养身体,过两年再生个小子,那才叫好。”
    刚刚还一脸笑意的张秀芳立刻就不高兴:“什么闺女小子的,都一样!再说了,生那么多孩子干嘛?又养不起。”
    林常来不服气:“怎么就养不起了?咱们当年那么难,不也是五个孩子都拉扯大了?”
    张秀芳忍不住嘲讽:“你还好意思提这个,想想当年我生完逸秋,家里那叫一个穷啊,连口汤都喝不上,要不然我也不会去周家干活,我要是不去周家,秋妮又怎么会……”
    提到早逝的女儿,两人不约而同闭嘴了。
    秋妮没了就没了,好不容易养大的夏妮,如今却不着家了,加上去了东北的林逸秋,好好的一个家竟成了四分五裂的样子。
    要不是林逸海结了婚,有了崔向红这么好的儿媳操持家务,现在又给他们生了孙辈,这日子还不知道怎么熬呢。
    一提到林夏妮,张秀芳就满身疲倦,她想到一年前女儿搬走时那个决绝的神情,就浑身仿若置于冰窟之中。
    她想不通好好的一个孩子,怎么遇了一个意外就变得这么……这么不服管教、不尊长辈,主意还大了起来?
    林常来还在生气她抢了林逸秋工作的事情,但到底是亲生女儿,只是忍不住刺几句:“她哥哥有了孩子,她也不知道回来看看,挤兑弟弟倒是很行。”
    “林常来,我发现你这两年是越活越回去了,还开始跟孩子计较了,这向红不也是才生嘛?夏妮收到消息不要时间吗?”
    “你就知道护着她!”
    张秀芳不想跟他吵这些,她看见刚出生的小孙女,想几个孩子想得紧,冬妮反正在身旁天天都能见,夏妮却是有阵子没见了,于是便提议道:“要不然我们去家具厂看看她吧,问她要不要回来看看侄女?”
    林常冷哼一声,他可拉不下脸:“她倒要愿意跟你走呢!”
    “讲得你不惦记她似的,赶紧的。”
    最终林常来还是被张秀芳拉走了。
    吴县工厂区不大,大家彼此就算不认识,也能混个脸熟。林常来夫妇在大门口守着,来来往往地工人自然要跟他们打招呼。
    很快林夏妮自然也听到了风声。
    自从林逸秋走了以后,她跟家里爆发了好几场争吵,曾经的思念通通化成怨怼,加上前世的误会,简直是新仇加旧恨,于是她便狠了狠心,干脆从家里搬到了工厂宿舍。
    虽然只是从一个小房间搬到了另一个小房间,虽然两地只相差几千米远,但是她的心确实前所未有的放松。
    其实经过这么久的调查,她隐约摸到了当年的真相,父母或许是爱她的,赔偿这件事也可能不是她想象的那样,可那又怎么样呢?她去了东北遭受了那么多欺辱又不是假的,破碎的关系如同镜子,破镜又怎能重圆呢?
    那个向往父母之爱的小姑娘,想要讨回公道的小姑娘,早就死在了悬崖底下。现在行走在人间的,只是一具外表年轻内里年迈的骸骨。
    厂里知道她父母是双职工的男工人不在少数,明里暗里也有很多追求她的人,可林夏妮通通不放在心上。
    如今她的心里只有一件事,那就是——赚钱!她要不断地赚钱攒钱,赚钱攒钱,等有了第一笔资金,就趁着淘金热南下,以后都不要再回吴县了。
    她暗下决心,不去关心林家的事情,以后只当是路人,可听工友们说父母在外面等她,终归又有些不舍。
    最终,林夏妮还是拖着脚步走了出来。
    一家三口已经许久未见,一时竟相顾无言。
    最后还是林常来先开了口:“最近过得怎么样,厂里总没人欺负你吧?”
    林夏妮淡淡的回应道:“还成吧。”
    张秀芳瞪了一眼不会说话都丈夫,转而小心翼翼地问她:“我们是来给你报喜的,你嫂子生了个丫头,六斤八两呢,你要不要回去看看?咱们一家人好久没有一起吃过饭了。”
    林夏妮拒绝道:“不了,我这里忙得很,你们吃吧。”
    张秀芳急了,想上前握住女儿的手:“夏妮,你别生娘的气了,娘……”
    林夏妮不自觉地往后退了几步,下意识避开了张秀芳的碰触:“等等,打住!”
    林夏妮目光灼灼地看着不再年轻的父母:“我没有开玩笑,我是真的忙,厂里提拔我做了技工,虽然等级不高,但以后也不是一个小后勤了。”
    林常来本有心关心她几句,却没想到马上又踩雷了:“你一个小姑娘,怎么还能提拔……”
    他话还没说完,就被林夏妮淡漠的眼神一刺,夫妇二人都不敢说话了。
    “你们要说的就是这些?那说完了吗?说完了我可要走了。”
    “你……那个,我……”张秀芳急得跟热锅上的蚂蚁,却又不知道说什么好。
    林夏妮失望地笑了笑,最终转身走了。
    张秀芳看着她远去的背影,心里一阵阵地发慌,她控制不住朝林夏妮喊道:“夏妮啊,娘在家里等你——”
    林夏妮脚步顿了顿,复而继续往前行不再回头。
    林氏夫妇垂头丧气地回家去了,却见儿媳妇一家跟一对儿女正喜滋滋地坐在家里。
    张秀芳强打起精神问他们:“怎么啦,这么高兴?”
    林冬妮一蹦一跳地跑来,对着夫妻二人兴冲冲地喊道:“有小哥来的信!”
    林逸海也忍不住高兴道:“真是巧了,他侄女前脚出生,后脚就来信了。”
    听到小儿子的名字,张秀芳脸上终于有了笑容:“快给我们念一念,这小子都写了什么?”
    林冬妮早就等不及了,就等父母一声令下,她便迫不及待地拆开信封,却发现里面厚厚一叠的都不是信,而是——
    大团结?!
    “诶呀!我的妈呀!”崔母离得最近,第一个看见这笔钱,忍不住惊呼。
    “这么多钱呐!”
    林父忍不住拿过来点了点数,不多不少正好十五张,这代表林逸秋这又寄回来一百五十块钱。
    林冬妮赶紧去看信的内容,这不看不要紧,一看吓一跳啊。
    “爹娘!大哥大嫂!小哥说他做上他们生产队的副队长啦!”
    “副队长?”
    “怎么就副队长了?”
    林氏夫妇异口同声道。
    崔母虽然眼红,但小叔子过得好,她女儿这个做嫂子的也能过得好,所以赶紧上前恭喜:“亲家公亲家母啊,你们这儿子也太有出息了。”
    林父激动地催促:“继续念!”
    “小哥说这钱是给小侄女的见面礼。”
    “哎哟,哪用得着那么多啊……”崔父忍不住道,还没说完就被崔母狠狠地睨了一眼。
    崔父是闭嘴了,崔向红却开口了:“这孩子才出生三天,根本用不上这么多钱啊,逸秋一个人在外头,才需要用钱呢。”
    张秀芳对儿媳妇的话很满意,但她仍想把钱留下以备小孙女不时之需。
    “他既然能寄,那必然是有的,你不必为他操心,冬妮啊,你接着念。”
    --