耽美小说 > 穿越 > 恶龙被勇者催更了[系统] > 第286章
    “而且,凯利王子,也就是以前的王琮,应该也是通过宝石,认出了你,才改口,带我们进入了,铃兰之森。你的面子,真大呢。”
    这点付沅也没料到。
    可他仔细想了一下,发现倒也说得通。
    “我跟凯利许多年前做过同学呢!”
    “同学?哪里的同学?”
    “哈奈基学院,我俩当时一起在那里学习音乐来着……哎呀,重点不是这个,当时精灵一族出现了食物短缺的问题,我帮他们解决了,凯利当时还给了我一枚铃兰之森的通行证呢。”
    “原来如此。”
    荣夏繁低头回想起精灵王子当时的态度,确实是很微妙。
    有一种想要恭敬表达谢意、但又觉得并不是很值当这样做的感觉。
    原本他还有些奇怪,但这种态度一放到付沅身上,莫名就觉得合理了起来。
    “所以!你们是沾了我的光才允许进入精灵族的领地吗?”
    付沅的声音很兴奋,对于“自己终于出现在了荣夏繁故事里”这件事莫名激动。
    “对。”
    只不过当时他们只是根据那把剑进行了一系列的猜测,并没有得到准确答案。
    因为那位精灵王子完全没有要解释的意思。
    然而在后续剧情里,付沅也确实功不可没。
    和精灵王子说的一样,铃兰之森里的确没有圆光草,他还帮忙问过族里德高望重的三位长老,也都没有得出下落。
    而就在他们即将铩羽而归,荣夏繁都已经想好要怎么安慰一直不肯放弃的阿诺德的时候,在铃兰之森北部的边界地带,他们发现了一块远古石碑的残片。
    石碑上的大部分内容都因为风化和破损看不清楚,但精灵王子还是在上面找到了一些可以解读出来的古老文字。
    “‘透明之石,狭长如草’……这个说的会不会就是你们要找的圆光草?”
    凯利念着石板上的内容,扭头跟荣夏繁和阿诺德确认。
    “不是说圆光草是绿色的吗?”荣夏繁抓了抓头发,问小队里的“智力担当”。
    “可实际上没有人真的见过,都是从古书记载的只言片语里想象推敲的,不排除和真实不符的情况。请问王子殿下,这上面还记录了什么其他的信息吗?”
    问题又回到了凯利这里。
    “叫我凯利就行——后面的话不是很全,‘环之石’……‘沐其光’……‘花’……其他的看不清了。”
    现有的信息就这么多,谁都无法确定这上面的记载到底是不是圆光草,但同时也没有证据表明它不是。
    “王子殿下,石碑上面有说这种石头在哪里能找到吗?”
    眼神交流了几圈,荣夏繁和阿诺德打定了主意,又继续打探地点。
    可惜的是,记载这部分内容的石板损毁太严重,凯利也无法给出答案。
    幸好柳暗花明,之前咨询过的一位长老在这时给了他们新的线索。
    “风物志?”
    荣夏繁看着长老送来的那本叶子书,有些不解地挑眉,“精灵也喜欢看这种书吗?”
    “不,这个纯粹是弗洛里库斯长老的个人收藏。”
    凯利一边说,一边翻阅起那本叶子书,没想到还真的找到了新的线索。
    据《风物志》的记载,在铃兰之森以北的地方,有一处荒废的古老祭坛。
    那里原本是远古祭祀求取生命能量的地方,可最后好像因为散不去的风暴导致失去作用,加上生命之树也到了成熟期,精灵们不用再靠祭祀获得能力祝福,因此被弃用了。
    虽说并没有直接证据表明这个祭坛一定和圆光草有联系,但总要去探一探才能放心。
    原本荣夏繁是想要跟阿诺德一起去就好,不准备再麻烦凯利,可后者这次依然保持主动,要求跟随。
    “如果真的有散不去的诡异风暴一直盘旋在铃兰之森附近,那我身为精灵一族的王子,本身也有责任去调查清楚。”
    “可是这附近并没有风暴,那就一定在结界里……”
    荣夏繁站在精灵族北部边境线上,四处打量着周围的环境,想要找到某种异样,可惜并没有发现。
    于是他便寄希望于自己可靠的伙伴。
    “阿诺德,你能看到进去的方法吗?”
    一旁的银发青年闻言,左手握紧一根纤细的银白色法杖,右手捏出一个繁复的手诀,接着闭上了眼睛默念着咒语。
    法杖发出月银色的光,像呼吸一样忽明忽暗。
    直到光芒彻底散去,阿诺德睁开眼睛。
    “我看到了,橡树叶。”
    橡树,在诺瓦诺的传统文化中一般会被用来代表生命之树,这的确符合祭坛“求取生命力量”的作用。
    但是,在铃兰之森,橡树实在是太常见了。
    不过无论是荣夏繁还是凯利都没有再继续追问,因为阿诺德的状态在使用完预知能力后,肉眼可见地变差了。
    虽然这对于预言师而言很正常,毕竟每一次预言都是在跟世界法则做交易,多少都会有些费力劳神。
    可这次的反应这么大,却只看得到“橡树叶”,也是让他们都没想到的。
    看来这个祭坛和风暴背后,一定还隐藏着什么不为人知的大秘密。
    “那就开始找橡树吧……阿诺德你在这里休息,我和王子殿下去找就可以了。”